凤翔县城关镇既是凤翔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该县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窗口。近年来,这个镇抢抓全县“跨入西部百强县、打造魅力新凤翔”的发展机遇,努力唱响“项目、环境和民生”三部曲,持之以恒地推进“富民强镇”发展战略,创造了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均占有量等多个全市第一,今年 6月,这个镇又跻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强乡镇。 狠抓项目富民 “上半年,城关镇列入县考核的 10大项目,目前已有 7个完工,已完成投资 11338万元,占到了计划的70%。”在刚刚召开的县委全委会上,城关镇党委书记纪宗卷对该镇今年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 近年来,城关镇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县城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到目前,以关中工具厂、东盛制药厂、宝鸡雍城面粉有限公司、陕西凤翔华宇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入园企业已经有 63户, 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13.6亿元,为社会提供了一万多个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该镇紧紧围绕产业“做文章”,利用是县城所在地的优势,发展菜、奶和三产服务业。近年来,全镇共发展设施蔬菜大中棚 3400座,蔬菜种植面积达 1.8万亩,全镇奶牛、肉牛存栏 6534头,以餐饮娱乐、客货运输、商品交易为主体的三产服务业从业人员达 2000多人,年销售额过亿元。 这个镇还以六营泥塑等为品牌,积极发展彩绘泥塑、剪纸刺绣、草编布艺、铜雕皮影等民俗产业,使“传统文化”转化为“真金白银”,带动了 300多农户从事泥塑生产;以周家门前村“萝卜宴”、豆腐村“豆腐宴”为依托,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农家乐”民俗文化品牌,实现“泥塑、农家乐”两大特色产业上规模、增效益,从业人员达 2000多人,年产值达到 1600多万元。 兴办实事惠民 “把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好事做实、实事做好”是城关镇历来对干部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该镇从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弱势群体救助、五保户基本保障等制度入手,下大力气解决农村特困户救助、五保户供养、大病医疗救助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到目前,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 95%以上,全镇享受城市低保者达到5700人,享受农村低保者达到 2300人,形成了以保险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城关镇历来就有重教兴教的传统,近年来,该镇先后投资2300万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随着儒林小学、六道营小学等学校先后翻新重建,该镇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县前茅。“早晨东湖公园打太极,下午城墙根上扭秧歌”,这是该镇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城关镇先后投资 40多万元,组建了“社区秧歌队”、“社区锣鼓队”等 27个群众娱乐团体,完善了辖区 18个村的文化、体育设施,坚持经常性地开展娱乐、健身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优化环境便民 “想不到县城变化这么大,早知道我就不回去了。”今年“五一”期间,一拨曾在凤翔下乡插队的老知青在游览了城区东大街、雍兴路,又参观过城墙遗址公园、笙箫园后,情不自禁地发出如此感慨。 为将城关镇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生态家园,该镇抢抓县上“创国卫”、“创国园”、“创省级文明县城”等机遇,推出了一系列“大动作”: ——美城区。大力实施绿色围墙、背街小巷硬化及沿街建筑美化亮化工程,先后投入 1.2万元亮化背街小巷18条,绿化背街小巷 36条,建成了阳光小区、经典庄园等住宅小区 12个,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 ——建新村。以创建绿色文明家园和生态示范村为目标,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村村绿化美化路(街)等工程,加大村级服务中心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周家门前村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首届宝鸡市“十佳”最美乡村、市级生态示范村称号,六营、火星等 8个村被县上命名为绿色文明家园,全镇建成市县“五星级”新农村 3个, 4个村跻身全市百强村行列。 |
|凤翔人社区 - 人才,租房,招聘,二手广告免费信息发布网站
( 陕ICP备15010312号 )
GMT+8, 2025-9-4 01:43 , Processed in 0.06815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