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被父母拥有多少年 4 Q' k8 i0 `0 A/ V P0 ?8 u5 e3 G4 o
1 _ S3 L4 ~$ n0 b) w% s& P# w$ o
一天,听说一个故事:两个好朋友,各有一个差不多大的孩子,两个孩子在一起慢慢长大,可是后来一个孩子不小心溺水身亡了。那个孩子的妈妈每次一见到她的朋友就泪流满面,都会说同一句话:我的孩子太可怜了,每天都在读书,都在我们的督促下做各种他不喜欢的事情。另一个孩子的妈妈听了后,就感触良多:生命的变数太多了,能每天看到这个孩子已经是天大的幸福了。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尽一切可能让孩子过得幸福,让他自由快乐地成长。谁也不知道,我还能拥有我的孩子多少年。
4 r# _8 q) x3 @2 y2 r4 f# ]
" Q( F' p7 c/ i4 i F! ?5 ?, G 《圣经》里说“儿女是耶和华的产业”,我们只是代为抚养。他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有他们自己的家庭。只是我们不曾想过,原来,我们拥有他们的日子,其实是那么少。) C! ~7 u+ _, f9 A U! i6 k0 ^
7 ?$ {. [" }6 }) t5 @9 u L4 Y 3岁,他去上幼儿园了,看着他小小的坚强的背影,心中又喜悦又有点小小的心酸。离别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你高兴地扑在你的怀里,跟你说:“妈妈,我想你了。”那一刻,抱着孩子就像抱着整个世界。0 q3 Y5 T4 t4 C7 ?
8 q3 r8 \% M, n" z z' L! @- X
6岁,他上小学了,孩子终于走进校门。他已经对与你分开一天习以为常了,而且他喜欢每天去学校。甚至,他有时还会说:“妈妈,在家好无聊,没有小朋友和我玩。”1 `6 {( a- O4 [/ f
, c4 z2 c3 [0 Z, G 12岁,他上初中了,他不再依赖你,甚至,他喜欢和你对着干。你想帮他做点事情,他说:“妈妈,我自己来吧。”突然觉得这句话让我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了?0 X9 a. P5 e1 O. J' q/ w" `
# U. `* ]; _ C- e- \9 H" H 18岁,他离开你去上大学,一年回来两次。回来之前,家里的冰箱就塞满了,为他准备了各种各样他喜欢吃的东西。可是一回来打个照面,他就忙着和同学朋友聚会去了。从此,你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妈妈,我不回家吃饭了,你们自己吃吧。”% ]& L# H2 L& @, t9 A# Z
* D5 F9 X$ W0 U: @
大学毕业后,孩子留在了远方工作,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待几天就走了。你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电话,希望孩子对你说一声:“妈妈,我很好,你保重身体。”. F+ t8 m4 M/ _ f- |4 R$ M+ O
; }% }0 g6 ?% g0 _9 E 孩子结婚了,回来得更少了。你已经习惯就老两口在家了,但是,你最希望听到孩子对你说:“妈妈,今年过年我回家过啊!”* T5 Y3 a- z3 T3 c! g; \) I/ Y
1 |* B ~5 w2 F* j 而我们也慢慢地习惯了。只是经常翻翻相册,看看我们自己的一家三口。无论孩子身在何方,他都永远是我们家庭中无可取代的一员。/ W; y0 A5 W. M; _) D" U
5 |8 A6 r5 F4 F) @( O$ }" C
其实,孩子在身边的日子,我们就是那么幸福。可是有时我们却还会抱怨。抱怨因为他,你做了太多的牺牲;抱怨他晚上老醒来,让你睡不好;抱怨他无理取闹;抱怨他爱撒娇长不大;抱怨他生病,让你操碎了心;抱怨为了培养他,花费了太多的精力与金钱……
7 Z* b- T% _! ?- Z, U
) m) \) Y4 N8 Z$ A 时间无法倒流,过去了就只能永远过去了。孩子能待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难得与宝贵。因此,我更加地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他在身边的每一天,我都会让他觉得幸福,也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不会给他太多压力、束缚,更不会给他牵绊、阻扰,但是我会适时管教,也会做量力而行的投资,因为我有责任与义务教会他生活的本领,好让他来日自由快乐地飞翔。同时,我也会告诉他,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时,还有一条路你可以畅行,那就是回家的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