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是玉树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20天。特大地震使千年古镇结古毁于一旦,结古镇近郊的禅古、甘达两村在地震中房屋全部倒塌,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青海省在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生活的同时,及早谋划了群众生产生活的恢复重建问题。禅古、甘达两村的重建作为新社区建设试点先行展开。 骆惠宁说,禅古、甘达两村的重建“并非简单的恢复,而是全面的提升”。禅古、甘达两村的先行试点和探索,必将为玉树的全面灾后重建提供成功范例。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此次两村重建的总体规划,厅长匡涌介绍说,两村的重建方案最大限度地避让了地质灾害和洪水隐患,所有房屋建设都按照地震烈度8度设防标准设计。“选址避开了地震断裂带500米的距离,并在工程措施上予以了加强,房屋安全是肯定的。” 村落布局上,秉承“安全、自然、宜居”的原则,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营造安全的人居环境。同时,保持原有藏族建筑的特色和文化脉络的延续。规划扩大了原来的宗教场所,还增设了嘛呢堆,在住房的设计上也注意体现藏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 全村住宅均达到水、电设施入户,并提供多样化的设计以满足不同家庭对住宅户型和面积的需求,此外还预留了进一步拓展的基础和空间,力求让农牧民住上安全、方便、实用、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的新居。 76岁的藏族阿妈才吉卓玛是禅古村三社社员,身穿一袭黑色的藏袍,手捻一串长长的佛珠。听说重建的消息,她拄着一根拐棍,早上8点就来到了这里。 才吉卓玛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地震让山体崩塌,她家的房子也塌了。现在她和村民们一起住在文成公主庙附近的帐篷里。“我们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看着巴塘河水长大,住惯了,盼着早日重返故土,住进新房子。” 听说要盖新房子了,她很高兴地笑了,用右手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希望再来地震的话,房子不会再塌了。”当听说“新盖的房子能够抗地震是安全的”时,老阿妈用双手同时竖起了大拇指。 在“禅古村规划设计图”前,几个村民看着设计图,啧啧称叹,久久不肯离去。 70岁的尕玛也代老人指着图上具有藏式建筑风格的“新住房”说:“设计得很好,有民族特色。”他很喜欢住房上玻璃暖房的设计,“住进去肯定比以前的房子会好得多。” 根据规划,重建的禅古村将以设施畜牧业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进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拓宽贫困户的致富渠道,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而甘达村则将大力推广生态畜牧业,通过组建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草场和牲畜的流转,推动畜牧业生产、销售一体化带动灾区群众增产增收。 玉树藏族自治州州长王玉虎说,相信通过重新建设,每一个玉树人都能住进新家园、过上新生活,拥有新幸福。 规划蓝图给刚刚经受了灾难创伤的村民带来了希望和信心。甘达村75岁的扎西老人说:“虽然我已经老了,即使能帮助搬一块砖,也要参与到家园重建中。” 青海省省长骆惠宁宣布玉树灾后重建正式拉开序幕。 |
|凤翔人社区 - 人才,租房,招聘,二手广告免费信息发布网站
( 陕ICP备15010312号 )
GMT+8, 2025-5-1 08:43 , Processed in 0.07818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