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人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账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凤翔人社区 首页 宝鸡新闻 查看内容

宝鸡市灾后重建纪实

2010-5-12 11:16| 查看: 209| 评论: 0

 
陈仓区已建成的区中心敬老院

    关中的初夏时节,古老的陈仓大地上充满一片生机和活力。“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记者在宝鸡市城乡看到,灾后被震塌的废墟上已建起一座座新楼或民房,昔日表情沉重的灾民脸上如今写满的是灿烂的笑容,战斗在抗灾第一线上的市上、县(区)、乡(镇)和村屯的领导和相关人员,尽管一脸的疲惫,但聊起这两年的重建工作,个个来了精神。

    “5·12”汶川大地震灾情发生后,宝鸡市部分县(区)成为全国41个重灾县区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宝鸡市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各级科学决策,周密部署,经过广大干部群众近两年的不懈努力,三年灾后重建任务两年完成,全市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今年2月底,中央、省市以及对口支援、慈善总会等社团共为我市安排和支持灾后重建项目1694个,现已建成745个,占43.98%,在建858个,占50.65 %。项目总投资58.49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总投资36.32亿元,占总投资62.10%,到位资金30.96亿元,占总投资总数的52.93%。

   

凤翔县横水镇东劝读村张姓村民重建的房子

    

东劝读村灾民在新建小区的街道上

    阶段性成效的背后

    记者在 “5·12”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县区之一的宝鸡市凤翔县横水镇东劝读村看到,一排排新建的房屋整齐地排列在规划区内。闻到汽车声,小孩子跑出院子,大人也争相出门看个究竟,再加上鸡鸣犬吠声,灾民新区内人气实足,充满了新生活的气息。

    张张的笑脸,感激的言语。不时的让记者感受到灾区重建后给灾民们带来的那种喜悦。在东劝读村张姓村民家里,新房有100多平方米的实用面积,客厅、卧室、灶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房顶上是太阳能热水器和“村村通”电视接收器,这样的面积,这样的装修,跟城里比也不差什么了。

    张姓村民告诉记者,地震后自家的窑洞和土房倒了,政府给二万元,自己张罗五万元,建成了一步到位的高标准的房子,搬家那天,他在新房的床上就是睡不觉,真不敢相信自己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他还激动地哭了。

    市灾后重建办秦主任介绍,截止今年2月底,全市像东劝读村张姓村民这样在地震倒塌房屋的农户有30139户,目前这些重建户新居全部建成入住,全市还有35398户已经全部完成维修加固。城镇居民住房加固维修共11543户,完成10837户,占加固维修总数的93.88%,在建706户;城镇居民重建2786户,现已建成985户,占35.36%,在建1376户。

    

笑意写在陈仓区陈仓小学师生的脸上

    

建设中的陈仓区职教中心

  全市教育系统灾后重建规划的441个校舍维修项目和265个校舍加固项目,已全面完成;重建项目355个,总投资14.14亿元,到位资金10.87亿元,目前已建成181个,在建171个,累计完成投资7.70亿元,占项目计划54.45%。卫生系统重建项目195个,总投资5.9亿元,到位资金4.07亿元,建成122个,在建67个,累计完成投资3.54亿元,占项目计划60%。

    记者在灾区还看到宝鸡市城乡基础设施已全面恢复,服务功能得到较大提升。市灾后重建办提供的数字表明,到二月底,市加固修复震损水库28座、堤防721、水塔158座、灌渠15.1千米,修复加固蓄水池(窖)95座,新建供水管道298.3千米;修补油路坑槽4.95万平方米,全市受损公路桥梁加固全面完成,有效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吃水、出行、生产和生活设施的问题。

    记者在陈仓区采访时看到,作为“5·12”地震重灾区的陈仓区的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位于虢镇太公庙村的陈仓区中心敬老院是省政府首批灾后重建项目,累计投资560多万元,目前已完工。投资4000多万元的陈仓小学,已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记者眼前那别致的校舍和歌声、读书声,以及孩子们那张张天真的笑脸,构成了一幅灾后重建的和谐画面。

    市灾后重建办提供的数字表明,截止2月底,省发改委备案确认中央灾后重建包干基金和“特殊党费”项目1011个,总投资34.74亿元。项目资金到位12.41亿元,资金到位率78.4%。现已竣工378个,占项目总数的37.39%,在建项目550个,占项目总数的54.40%,完成累计投资20.12亿元,占备案项目总投资的57.9%。

    陈仓区灾后重建办王副主任告诉记者,按照“规划引领、民生优先、突出重点、科学重建”的原则,陈仓区坚持把灾后重建作为艰巨的政治任务,从强化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入手,制定《陈仓区灾后重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实行灾后重建区上统一领导协调,区级部门分工负责,项目单位组织实施,监察、审计、考核办监督指导的机制,有力地加快了灾后重建步伐。

    得力措施是重要保证

    “三年任务两年完”。宝鸡市灾后重建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奇迹的后面是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各级部门、镇、村的齐心协力结果。

    市委、市政府把灾后重建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成立了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采取“明查、暗访、督办”等措施,统筹协调,全力推进,把各项责任落到了实处。进一步加强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从市级各有关部门抽调认真负责、工作能力强的干部,统一集中办公,全面负责协调、指导、督察,有力地促进了灾后重建工作。

    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成为灾后重建的一个重要责任。为了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政策执行不走样,重建资金安全运行,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相关单位明确责任,精心部署。市发改委、财政局抓好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及中省补助性资金的争取工作,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行业内部项目重建工作,市民政局等加强重建补助资金的发放,市监察局、审计局加强了对灾后重建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审计监管。各相关部门都能够认真履职尽责,密切配合,确保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实施。

    资金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和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千方百计筹集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全市争取灾后重建资金。截止目前,全市共争取各类灾后重建资金34.2亿元,其中中央补助19.5亿元,省级财政11.7亿元;社会各界人士为社会公益事业注资捐款0.6亿元,红十字会、对口援建单位资金支持2.4亿元,为灾后重建提供了资金保证。

    质量是灾后重建的“生命线”。全市规划、城建、房管等主管部门加大对恢复重建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实行重建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落实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严格执行项目合同制、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等制度,以确保项目规范运作、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为了加快灾后重建工作的进度,市委、市政府还将各县区、各相关部门重建工作任务纳入了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奖优罚差,严格奖惩。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乡镇领导,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办法,追究相关责任,全力确保灾后重建按期完成任务。同时,紧密围绕灾后重建工作重点和阶段性工作任务,抓好灾后重建进度检查和项目建设质量检查。    一晃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两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能载入历史史册的的东西也许很少,但宝鸡市灾后重建工作铸起的一座座丰碑,不但会写在了古老的陈仓大地上,也会永远地写在了宝鸡人民的心中……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QQ|凤翔人社区 - 人才,租房,招聘,二手广告免费信息发布网站 ( 陕ICP备15010312号 )

GMT+8, 2025-5-6 16:10 , Processed in 0.08333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