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7日下午,陕西省“春笋计划”领导小组与专家委员会会议在西安召开,安排部署有关工作,研究讨论“春笋计划”实施的具体方案。此举标志着探索陕西省高中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春笋计划”正式步入实施阶段。
2010年初,在借鉴北京市“翱翔计划”和上海市部分大学与高中共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陕西高中教育的实际,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启动大学与高中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春笋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利用我省高校丰富的教育和科技资源优势,通过选拔少数具有创造性潜质的高中学生进入高校实验室参加课题研究,以及高校专家参与指导高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开放高校实验室等方式,旨在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宽基础教育阶段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途径。 “春笋计划”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教授,“春笋计划”领导小组组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春笋计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教育厅副厅长吕明凯、方光华, “春笋计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学位委员会秘书长孙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海波,西安市教育局副巡视员张毅,“春笋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赵彬、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程光旭、西北工业大学副书记、副校长王润孝以及6所大学、9所试点普通高中的校长及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学者,省教育厅各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会上,吕明凯介绍了“春笋计划”的实施背景及有关情况。卢秉恒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表达了对“春笋计划”成功实施的殷切希望。赵彬分析了国内外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杨希文在讲话中指出,“春笋计划”的实施符合《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中关于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的总体要求,是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可贵探索,要科学谋划,加强协调,大胆尝试,积累经验。 杨希文强调,参与“春笋计划”实施的大学和普通高中要聘请富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在教学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创设一个多元化的教学科研环境,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要重视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解决问题以及承担责任的能力。 杨希文要求,“春笋计划”实施要着眼于人,专注于高中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加强计划实施的体制机制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夯实有关各方的责任;要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商定具体步骤,规划工作进度,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要敢于尝试,勇于突破,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探索新路子,积累好经验。会上,“春笋计划”专家委员会分三个小组对计划实施的三个试点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讨论。 |
|凤翔人社区 - 人才,租房,招聘,二手广告免费信息发布网站
( 陕ICP备15010312号 )
GMT+8, 2025-5-6 09:25 , Processed in 0.06908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