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人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账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凤翔人社区 首页 凤翔新闻 查看内容

秦雍城遗址又现两宫殿 凤翔发现寺洼文化遗物

2009-3-20 12:47| 查看: 443| 评论: 1

    核心提示:昨日从宝鸡市文物局获悉,在日前开展的文物普查中,考古人员在凤翔县又新发现了两处先秦时期宫殿遗址,同时还发现了寺洼文化遗物和目前宝鸡地区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民间瓷窑。

  考古人员在雍城遗址进行考察。

  宫殿遗址彰显时代特征

  凤翔县的雍城一直是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作为国都,雍城筑起了规模巨大的城垣,修建了壮丽宏伟的宫殿,成为当时全国发达的大都市之一。早在上世纪30年代,我国考古工作者就对雍城进行过调查,50年代又进行了试掘工作。

  1973年至198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雍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地调查、钻探和发掘,初步摸清了雍城的位置、形制规模,以及城内的三大宫殿区和城郊宫殿等建筑遗址,还有城南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公陵园和小型墓葬区。

  此次发现的下塔陵遗址位于凤翔城关镇下塔陵村北,面积约200000平方米。秦汉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赵化成,国家博物馆教授信立翔,西北大学教授赵丛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教授田亚岐等人实地察看后,认为该遗址位于雍城近郊,分布面积大,时代特征明显,内涵丰富,是一处非常重要的战国、秦、汉时期建筑遗址,对研究先秦建筑以及雍城的总体格局和城郊宫殿建筑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傅家涧遗址位于长青镇高咀头村傅家涧的千河东岸二级阶地上。普查队员在断面暴露的文化层中,采集到春秋时期槽形板瓦、筒瓦及半瓦当残片。该遗址是凤翔县境内千河流域比较重要的春秋时期遗存,就其性质来说,应该是一处春秋时期雍城郊外宫殿建筑遗址,为研究凤翔县先秦文化的分布和内涵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凤翔首现寺洼文化遗物

  普查中发现的清渠上窑窑址,是宝鸡地区继麟游澄铭窑之后已知的第二处古代窑址,也是目前宝鸡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民间窑址。

  这一窑址位于姚家沟镇东北方向,窑址区面积约50000平方米。在窑址区耕地内可见大量匣钵、瓷器残片及烧造工具。专家认为,这处窑址的发现对于解读制瓷工艺和研究宝鸡地区陶瓷业发展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普查队员在彪角镇李家堡村杨家台遗址区采集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和西周时期的器物残片,特别是在采集的标本中发现有寺洼文化遗物,这在凤翔县为首次发现,对研究寺洼文化的传播及区域文化之间的影响有一定价值。 文/图 记者 孙秉志

  相关链接

  寺洼文化,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并扩及陕西省千水、泾水流域。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Star399 2009-3-21 20:03
凤翔可是秦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啊~

查看全部评论(1)

QQ|凤翔人社区 - 人才,租房,招聘,二手广告免费信息发布网站 ( 陕ICP备15010312号 )

GMT+8, 2025-4-30 19:43 , Processed in 0.08081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