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本报记者 张鹤
站在西部大开发10年的节点上,我们沉浸于西部巨变带来欢愉的同时,同样接纳着理性的敲打。面对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面临新的10年征程,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路上,甘肃、兰州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北京财智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著名战略咨询专家王志刚今天为我们带来了他的声音。
不要让天水成为一块“骨头”
关中—天水国家经济区已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这将是天水乃至甘肃发展的新契机。不过,王志刚道出了自己的担心。他说,根据规划,经济区大部分区域在陕西境内,陕西无疑是关天经济区的主体。对此,甘肃人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定要舍得把天水主动融入陕西,将来不要弄成陕西部分发展迅速、天水发展滞后的尴尬景况,导致天水成为一块“骨头”。
要知道,国家规划的3个国际化中心城市中,就有西安,而且,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这更能够印证一个命题,那就是,天水、甘肃融入陕西后,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反之,则很可怕——西安、陕西面朝东部发展时,天水、甘肃就会成为少人问津的背部,经济盲区也会由此产生。
清凉也是一个商机
当下,东南沿海地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骄阳、洪水,已经令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头疼不堪。王志刚说,相对于东南沿海城市,甘肃有着“清凉夏宫”之美誉。甘肃不光要卖矿石和能源,卖白兰瓜和黑瓜子,也要卖“天气”,卖清凉。清凉的天气有时也是一种商机。
王志刚说,东南沿海多为发达地区,有钱人居多,却常年饱受着炎热、洪水之害。而兰州、甘肃有着从5月份到10月份长达半年的清凉,有绝对的天气优势。“兰州、甘肃不妨打出‘清凉夏宫’的招牌,吸引东南沿海的消费者度夏消暑。”
甘肃也有自己的“赵本山”、“杨丽萍”
敦煌、《读者》都是甘肃的名片,更是全国绝版文化,吸引着众多海内外人士光顾和欣赏。如何将此类文化产品延展为产业化链条?
王志刚分析说,赵本山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人带活了一个东北;杨丽萍的孔雀舞,则把云南推向了世界。敦煌、《读者》就是甘肃的“赵本山”、“杨丽萍”,甘肃要像尊重赵本山、杨丽萍那样看待敦煌、《读者》,要让敦煌、《读者》当成文化的使者,带头出彩,从而带动相关文化产业随后跟上。
现有的直辖市:
北京:四区合并 “世界城市”是未来发展的新定位
从首善之区,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世界城市”将是对北京未来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定位。
将北京建成世界城市的说法最早见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第一步是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步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第三步是到2050年成为世界城市。
2009年北京人均GDP首破1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北京处于中等富裕城市行列,意味着北京已经跨入国际城市门槛。
天津:打造北方经济中心滨海新区打响“十大战役”
2010年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政府揭牌成立,成为继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后又一重点开发开放区域。
在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低气压下,2009年8月初,滨海新区推出十项重大建设项目,在新区内部被称作“十大战役”。总投资额大概将达到1.5万亿,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大部分。
编辑: 陈航
|凤翔人社区 - 人才,租房,招聘,二手广告免费信息发布网站
( 陕ICP备15010312号 )
GMT+8, 2025-4-30 15:33 , Processed in 0.16910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